目前分類:企業貸款 (27)
- Oct 06 Thu 2011 11:11
中小企貸款 9大公銀占7成1
- Oct 03 Mon 2011 12:59
國銀中小企放款 前8月大幅增加 全年放款量估逾5,000億,可望創單年度成長量新高
國銀中小企放款 前8月大幅增加 全年放款量估逾5,000億,可望創單年度成長量新高
國銀對中小企業單年新增放款量,目前以99年單年增加4,721億元 為最高,去年9月到12月,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增加2,366億元,若今 年也有這樣的成長幅度,則全年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新增量會超過5 ,000億元,可望創下單年度成長量新高。
到今年8月底,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額占整體企金放款餘額的46.4 4%,占民營企業放款的51.1%,平均逾放比為0.69%;金管會表示 ,將繼續鼓勵銀行在兼顧風險控管下,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放款,營造 有利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
今年前8月對中小企業放款增加最多的銀行為第一銀行,增加532億 元,其次是華南銀行增加461億元,第三高則是合庫增加322億元,第 四高則是兆豐銀的316億元,前8月光是8大公股行庫對中小企業新增 放款量就達2,340億元,占整體銀行新增中小企業放款量的65%。
- Sep 23 Fri 2011 12:47
國銀對民間企業放款成長率 惠譽:可望創10年新高
國銀對民間企業放款成長率 惠譽:可望創10年新高
惠譽信評資深副總李信佳指出,國銀今年民間企業融資業務熱門, 主要是國際資本市場美元嚴重短缺,大陸與東南亞台商回台借美元, 如台商集中的越南完全沒有美元,加上大中華區三角貿易的外幣流動 需求,國內美元拆借利率TAIFX水準遠高於LIBOR,便可反映。
銀行主管指出,美元流回美國,加上升值太快,美國銀行業開始收 取「存款管理費」,負利率更嚴重,國銀融借美元成本提高,多數是 在賠本的情況下,滿足海外台商短期需求。但李信佳認為,企業融資 大幅成長暫時不會衝擊本國銀行信用風險,惠譽也會持續注意央行和 金管會相關措施,評斷國銀信評最新狀況。
- Sep 22 Thu 2011 13:47
企金放款低利、集中 央行示警 景氣降溫企業體質轉差,恐引爆呆帳風險,要求銀行內規要更嚴謹
企金放款低利、集中 央行示警 景氣降溫企業體質轉差,恐引爆呆帳風險,要求銀行內規要更嚴謹
其中,尤其是放款集中度,央行認為現今產業興衰周期快速,銀行 不能再「一窩蜂」放款,銀行內規要更加嚴謹。
據悉,利率偏低一案是由業務局提出,至於放款集中度的問題,則 是央行經研處在銀行資料收集中所發現,因此希望由金管會及銀行公 會出面,協調各銀行逐步調整放款結構和比重,不排除列在近期金檢 的重點項目中。
消息人士透露,兩大機關已有共識,考慮公平交易法等因素,不可 能干涉利率自由化,但會透過銀行公會,要求旗下會員在.放款利率 及集中度上,重新擬定下半年策略,未來金管會和央行也會不定時查 察。
但央行業務局長尤錦堂指出,昨日會議僅是希望銀行能多注意風險 ,並請金管會及銀行公會協助。
外界評估下半年乃至於明年,全球可能進入二次衰退,央行提早要 銀行因應,是否對於景氣也有所疑慮,尤錦堂不願多說,但強調,景 氣本來就會有循環,因此在安全的時間點,還是要「居安思危」。
惠譽信評上(8)月公布台灣銀行對科技業曝險,其中台灣前十大 電子科技產業佔銀行放款中,面板業的奇美電和電子龍頭鴻海分居授 信排行一、二名,各達3,091億元及3,070億元,且均逼近銀行對單一 客戶授信佔淨值15%的上限。
央行官員透露,根據資料,包括太陽能、面板等產業,放款都偏高 ,尤其在財經部會調控房市後,銀行少了不動產授信的空間,為了去 化資金,一度對於企金幾乎「來者不拒」,造成利率拉不上來,又將 銀行暴露在風險中,所以才會提醒業者注意。
- Aug 19 Fri 2011 10:50
宜蘭幸福貸款、澎湖中小企業貸款起跑 信保基金 火金姑專案再發光
宜蘭幸福貸款、澎湖中小企業貸款起跑 信保基金 火金姑專案再發光
- Aug 01 Mon 2011 11:33
外銀企金放款 不振
工商時報【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
在台5大外銀業務重心集中財管業務和信用卡,中小企金、聯貸企金則因受母公司限制,放款業務裹足難前。外銀主管表示,放款必須遵照母公司規定的授信條件,即使子行化,對本地中小企金標準也不能下修太多。
此外,外銀主管指出,台灣聯貸市場很競爭,外銀基於獲利原則,不願殺價競逐,也是影響放款量的主因;台灣中小企業跨足兩岸經營,外銀可依照客戶需求,將融資帳款掛在不同的海外分行,台灣的放款數據不能完全反映實際業務。
以金管會最新公布的中小企業放款為例,至今年6月底,花旗(台灣)銀行放款金額為76億元,只有2007年高峰期的1/5;匯豐(台灣)銀行放款金額則約70億元,是2年前剛轉換子行時的4成。
積極衝刺中小企業戶的渣打銀行,6月相關放款餘額為246億元。澳盛和星展銀的中小企金放款也相對積極,澳盛銀6月底放款金額僅11億元,卻是去年第4季平均值的2.5倍;星展銀則連24個月成長至188億元,2年來金額共增加3倍。
外銀人士指出,澳盛銀台灣區總經理經天瑞和星展銀台灣區總經理陳亮丞的中小企金經驗豐富,是兩家銀行中小企業放款得以成長的主因,也有助銀行房貸比重不超過金管會要求的上限。
- Aug 01 Mon 2011 11:04
民營銀搶法金存戶 放手分割大額存款
工商時報 記者藍鈞達/台北報導
銀行為爭取增擴大放款能量,以免觸犯銀行法第72之2條規範,最 近大搶法人客戶存款,據了解,有民營銀行祭出「大額存款全分割」 策略吸引企業存款,把企業大額存款分拆成數筆、提高較高存款利率 吸金,已在公股銀圈引起討論。
銀行法第72之2條規定,銀行辦理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總額, 不得超過放款時所收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總和的30%,銀行 主管解釋,如果想要多放款,就必須「把分母做大」,拉高存款總額 是策略之一。
行庫主管指出,衝高存款最快的方法還是鎖定企業客戶,除了有公 司周轉金存款,還有薪資戶等,能快速累積銀行存款總額,因此從年 中開始,就有民營行庫開始「挖牆腳」。
以台銀為例,目前1年期定存機動利率1.345%,如果是500萬元以 上大額存款,利率則降到0.54%,若以500萬元計算,一年利息為6. 7萬元及2.7萬元,兩者差距不小,企業如果有上億元存款,很難不被 利息吸引而轉檯。
公營行庫主管對此指出,民營銀行此舉是打壞行情,因為現在為了 短期多放款,付給企業較高的利率,但未來如果沒有相關需要,企業 胃口已經被養大了,不可能願意恢復原本的利率,主管機關應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