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內政部長李鴻源昨天表示,將以「核心紓壓」作為住宅政策的施政 理念,以平衡區域住宅供需。他說,未來將依區域條件、交通環境改 變,研議適當管理手段或提供房貸額度、交通補貼等誘因,引導民眾 移居房價適合區域,如此政府每年可減少投入33億興建合宜住宅及社 會住宅經費。
李鴻源說,住宅集中大台北地區,從國土安全角度而言,相當危險 ,若人口密度過度集中,一旦遇大地震相當不利。
李鴻源昨天揭示十大施政亮點,對落實居住正義,他提出「核心紓 壓,平衡區域住宅供需」概念。他說,目前合宜住宅與社會住宅政府 總計可提供1萬戶,距離真正需求量還有差距。若要滿足社會住宅需 求量(約19萬3,200戶),每年政府需投入33億元經費。
以2014年即將通車機場捷運系統為例,他提出透過便捷交通系統, 將大台北人口疏散到桃園、中壢以北地區,希望地方政府可加碼首購 族優惠貸款,且享有2年到3年搭捷運免費等誘因。他說,這些需要做 市調,才能做細部規劃。如果可行,不但可培養機場捷運桃園境內初 期通車運量,也可增加地區繁榮,舒緩雙北市購屋壓力,進而解決雙 北高房價問題,這會是雙贏甚至三贏機制。
營建署長葉世文補充表示,對交通經費補貼預估在3億元內,中央 的住宅基金有能力負擔。不過,未來是中央、地方買單或建商負擔, 仍需與桃園縣府溝通,至於加碼貸款利息補貼,由中央住宅基金負擔 。
葉世文強調,倘若政府花一些補貼的小錢,能引導大台北居民移居 到桃園地區,算是運用地政手段的成功住宅政策,因為營建署掌握都 市計畫變更手段,地政司掌握區段徵收,利用這二個手段,將桃園中 壢捷運沿線土地變更成新都市計畫,政府利用區段徵收抵費地標售給 建商興建住宅及商業區,可給較高容積方式,標售較高利潤,挹注政 府所需各種補貼經費財源。
全站熱搜